孙晓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在这和各位老师分享我当班主任以来的一些体验和感受。作为年轻人,非常愿意得到您的指导和帮助!
班级现有的学生52人,文科班。在高二初分班后组建。90%学生来自原高一19班。19班可以和谐的走到今天,作为班主任,我觉得非常欣慰。但是,离我所期望的目标仍还有一段距离。这也正是我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努力的地方。我一直都觉得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班级有现在的稳定、团结,少不了学校领导以及年级部领导的关注,少不了各科任课老师的协助,少不了很多老师的指导和点拨。当然,说起感谢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要感谢的人,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成长着,今天,借此机会把我的一些管理方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是班级干部的作用。班级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是全班同学共有的。班级的管理也不是班主任一个人在管,而是全班同学共同管理、共同维护。这就少不了有一支精湛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就是老师和同学之间联系的桥梁,也是班级实现自我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班级干部的选拔一般都是选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因为我所教的班级是择校班,班级里学习出类拔萃的比较少,所以我并没有首先考虑学习成绩。我选拔的标准是对班级有责任心,办事要公正,并且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而且和同学之间的沟通很顺畅,最重要的是要有正义感,敢说敢做,敢做敢当。其实,符合这样标准的孩子是比较难找的。这里我还是要说我比较幸运。了解了学生在刚入学时填写的基本情况表,有两名同学在初中曾当过班长,这样在班长的选拔上我就有了目标,心里也比较有底。因为我自己曾经在上学时就有当班长的经历,所以只要曾经当过班长,对于我的那些标准基本都能达到。接下来,在开学初一段时间的班级工作中,对这两位同学以及其他同学的表现进行了考察,实践证明这两位同学可以胜任。在这期间还选拨了副班长和班委会的其他成员。看到同学们的表现初当班主任的我,可以说是很欣慰的。但问题是,这只是我个人心中的班委们。我不能保证这些学生同样也能得到班级其他同学的认可,虽然说他们的表现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现在的孩子思想“千奇百怪”,个人对他人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我又开始烦恼了。还好,有位老师提示了我,唱票的时候我可以自己读选票,如果大家选这两位同学当然最好,如果不是我可以个人小小的控制一下局面,撒个善意的谎言。还好,结果是令人满意的。这两个班长同样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至于其他班委,参照大家的意见也顺利的诞生了。班委会组建后要注意内部成员之间的团结,必须同心同力。由班长统一协调。所以那个时候我每当发现问题都会及时找班委会成员集体商议,一来想通过他们解决我发现的问题,二来培养他们团结的意识,有问题大家一起解决。,杜绝在其位不谋其职,做事互相推脱的现象。当我与同学间因个别问题不能达成共识,或某位同学个人行为损害班级利益时,班长就会组织班会,把问题说明白,把老师的心意传达给大家,并引导同学们理解老师,维护班级利益,有集体荣誉感。一段时间下来,班委会工作的效果非常明显。其实,有些时候学生之间的沟通比老师更有效。这些班委分班后也一直留在了19班。至今认为19班默默奉献着,是我的得力助手。有一句话说得好,再好的伞撑没有伞柄也不能撑起一片天空。
其次,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我认为心灵的沟通,情感的教化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看过这样一句话: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感化的力量往往抵过一顿严厉的训斥。对于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我不是一味的训斥和挖苦,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而是在情与理方面多作疏导工作。即便我偶尔火气很大,也能够压住自己,不与任何学生发生摩擦。我不会经常找哪个同学谈话,因为我怕他们成为一种习惯,总被老师扶着走,再或者是变得习以为常,然后漫不经心不在乎。所以我总是在某名同学问题比较集中时才会叫他谈话,语言中会渗透着我的真诚和期望,并换位思考,我会站在他的立场,如果我是他,我会怎样。 在教育个别特殊学生时,我偶尔也搞点心理惩罚,有意识地冷淡一下他,让他尝尝违反纪律后那种难受的滋味,然后再找恰当的机会教育他,给他讲道理,并特别地告诉他老师不管他有哪些危害。比如男女交往过密的学生,不要一味的训斥,违反了什么样的校规校纪,给班级同学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我的做法是了解他的内心的真实想法,让他们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来,然后再讲道理,慢慢的引导改变。再比如,上课违反纪律的同学。一次两次我会给他们讲明道理期待他们的改变,第三次后我仍会心平气和,让他把自己的错误写到一张纸上,并提醒他,积累到四次,五次就给他一些大的惩罚,并在一段时间内冷淡他。惩罚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罚写知识点,另一种是劳动改造。(这里要说明一点,不到迫不得已不要轻易请家长来学校。不要轻易停课。在调皮的学生都觉得家长来学校是一件很丢脸的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要在实践中去尊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其实他们在这方面是很在乎家长的。他们也希望自己做得好给父母争光,但自己又偏偏不争气犯了错误,从他们心理来讲承受了很多错综复杂的压力,这样一来,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就变成了他们最痛恨的一件事。有些时候,反而起到了反作用。不但没有改正错误,还会变本加厉。当学生自己真正反思后认识到所犯的错误并觉得抱歉,这时候再请家长协助老师效果会很理想。另外,还有要纠正他们心中的一个观念:不是所有家长来学校都是因为自己犯错误,到学校来也是老师和家长的一种沟通,不是替他来接受批评的。关于停课,在遵守学校制度的情况下慎重使用。很多同学在经过停课后会产生抵触心理,并对停课不以为然,更严重点说他会觉得还很好。)针对他们心理,我所采取的办法是他们越希望得到他们想要的惩罚方式,我越不采取。这样从行为上也让他们觉得没那么随便。老师只要和学生先建立一定的师生友情,对学生多点宽容、多点尊重,多点理解,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分析问题,与他们真诚交流,他们一定是会听老师话的。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个词,叫“正能量”。我一直用着正能量给学生加油,打气。看到他们的闪光点都会表扬;作业写得认真会画一个笑脸。把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定位为朋友。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信任和义气。在我们班,我把每个同学都看成我的朋友,和他们都有一定的师生友情,我从来不用鄙视的目光看待他们。对于差生,不管是在谈心还是闲聊,我总是注意给他们心理暗示,让他们觉得老师喜欢他,认为他行,他有潜力。三年过来,发现这样的定位可以是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好方法。我会关注他们关注的东西,有些时候,感情有了,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有这样一句话:“老师个人的榜样,乃是青年心灵开花结果的阳光”,所以真诚的师爱是可以感化学生的。
班级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也至关重要。关系到一个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进感情首先就要去相互了解。一个好的办法就是组织活动。(这里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就是高三誓师大会上,我们班的每一名同学都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在每位同学出场时都先插入一段同学之间互相写的评价,然后让大家猜是谁,我惊喜的发现,他们每个人之间都是那么的了解,几句话就抓住了同学们的个人特色。这是三年来培养的感情,弥足珍贵。还有在会上我本以为大家都不是特别愿意表达,甚至是走形式,但是结果非常出乎我的意料,有很多同学发言都没有稿件,平均下来每人几乎都说了15分钟,而且情感表达非常真切,我听到了他们的心里话,那才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东西。)如果你举行一项活动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的话,无论是什么活动都将是极大的成功。比如说学校举行过的歌咏比赛和运动会,班主任要全力提倡,这是形成和谐的环境,产生向心力、凝聚力,培养集体荣誉感的绝好机会。三年来,我们在学习不太紧张的时候,不定期的举办语文活动。形式主要以语言表达和表演为主。而且还邀请各科老师担任评委,全班同学都积极参加,精心准备。每次活动的构思、策划都是语文课代表来完成,她就像我们班的大导演,只要举行活动都由她负责。举办活动既能锻炼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还能拉近与各科任老师的距离和感情(老师们都说,看到了课堂以外的他们,可爱而又幽默的他们)。同学们的友谊也会更深厚;同时也缓解了同学们的紧张情绪。课余生活丰富了,对学习也会产生兴趣,让他们觉得学校的生活不是只有学习,自己也不只是学习的机器。
再次,我的做法就是经常把我的个人经历讲给学生听,我会把我学生时代的一些感受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老师也曾经和他们一样,说的比较多的就是关于如何调节自己的学习情绪(大部分学生都非常厌学),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怎样听课,怎样记笔记,怎样复习。在他们心中我始终灌输一种思想,一个学生走进校园无论自己愿意不愿意,学会学不会知识都要学习。从始至终都要让他们关注自己的学习,对学习有信心。而且让他们明白学习是实现自己梦想必须经历的一步。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现在的学习都是基础。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让他们了解大学生活的美好。在他们心中产生考大学的强烈欲望。我也时常把我大学时的事讲给他们听,使他们心中产生小小的触动,或者介绍同龄孩子他们是怎么学习的,让他们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那位同学高考结束后做题数惊人:语文83套,英语52套,数学65套,文科综合95套。了解到这些,学生非常震惊,心里有了一些触动,感叹佩服之余也有了许多反思。文章里有一段话印象深刻:一颗心,是绝对不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的。求学之路的失落与得意、清晰与迷茫,最简单的在于你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心境。努力中会有失败,会有失去勇气的时候,但我必须努力,我正在努力,我需要坚强,需要沉默,需要意志。一切都只是过程,成功与快乐才是终点。生活可以是无趣的,但自己一定要快乐。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们只是有梦的孩子。其实,很多时候应该把别人怎样的付出告诉给学生,让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谁都不容易,不是每天就他们有烦恼,有心事,要达成将心比心的效果,有话就要说出来。
最后,我经常鼓励他们利用假期出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让自己眼界开阔些,不要只看到头顶的那片天。多接触外面的人和事。反思自己有那些不足。眼光要放的长远。俗话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出真知。家长们在这方面也做得非常好,有的还在假期带着孩子去一些名校参观,希望给予学生一些学习动力。其实,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在没有竞争意识的孩子也会和别人去比,比过之后就会找到差距,只要是他们想做好的,那么就会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零零散散的说了很多,这些都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三年下来,真的感悟颇多,在慢慢改变他们的同时,我也在慢慢的改变自己,有时候我还在反思,是不是自己太较真了。因为已经不是我上学时的那个时代了,但反过来又想想主任说的那句话:目标定的高一些,要求严一些,即使达不到那个标准结果也差不了多少。如果要求目标定的低了,结果肯能连最低的标准都达不到。这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因为切身体验过。我不仅自己这样做,我也把这句话一直跟学生讲,关于学生我还有很多问题,至今都没想通。所以,还有很多问题没找到解决的办法。还需要继续努力。我听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她说:“老师,你每天不用这么生气,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想不通别人说其实都没用。”仔细想想这位同学说的话也很有道理,工作中,我真的有些太放不开手。这就像那句比喻:手里的沙子你握得越紧它流得越快。应该让他们知道学会独立,学会自我管理。不能过分的依赖老师和家长。
听过魏书生班主任的管理介绍,我也希望我的班级能同样的优秀。所以,继续加油。再有几十天就高考了。希望会有一个大家满意的结局。爱笑的孩子运气都不会差,愿19班的努力会得到回报。愿我们可爱的一中,团结奋进的高三年级组在2013高考中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