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的魅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02-27 08:36:00

 ——信其道而亲其师

姜   军

 

孩子背着书包,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对老师的敬畏走进校园,教师便以特殊的身份带领他们扬帆起航。试问:在这漫长的成长旅程中,对学生们影响最大的是谁?答案勿容置疑是班主任。试问对孩子影响最深的是什么?我深有感触地说:是班主任的魅力!

作为班主任,你首先是教育者,然后是管理者。教育促进管理,管理提高教育,班主任不但应擅长管理班级,更要通晓学科教学,学生不会因为你班带的好课教的差而原谅你;也不会因为你课教的好班带的差而迁就你。教书育人两者缺一不可。可以说班主任的业务、知识水平也是班主任魅力的重要一面,下面我就这方面谈一些浅薄的认识,仅供大家参考。

一、班主任的学识魅力
   

常有老师这样说:“教了一辈子的书,越来越不会教了。”这句话有一定道理,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思路敏捷,接收信息快而多,什么报刊、杂志、电影、电视,以及与社会的交往等,信息量比老师还大,遇到问题总喜欢寻根问底。教师如果只有简单的说教,按书本知识去规范学生,那是行不通的。对于班主任来说,所面临的课题就更为繁杂: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走进学生的心里?树立怎样的形象,赢得学生的信任?采取什么方式,取得工作的实效?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我感觉面对这些问题,最主要的是班主任一定要努力学习,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因为唯有此,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攀登高峰的热情。也只有这样,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才能越来越高。

同时,班主任还要涉猎一些本专业外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应是多面手。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可是,班主任没有专业。任课老师不会时刻和学生在一起,学生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怎么办?拖到明天?不可以。这时候,班主任就应该发挥多面手的作用了。学生遇到问题,班主任能解决的,就应当责无旁贷的帮助解决。多年来,每次自习课,学生们总有问不完的问题,数学,物理,化学,甚至英语,只要自己会的,我总是不厌其烦的给他们讲解。这不仅在学习上帮助了学生,而且无形中又增加了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对其管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班主任的教学工作魅力

 

班主任不仅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同时也是班级的任课教师。因此,要做一名好的班主任,首先要作一位好教师,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精彩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这就要求班主任要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参与教改,在教学的方方面面,走在前列。在平时的课堂上,我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良好的教学艺术,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教学中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接近学生,热爱学生,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上创设宽松、和谐、充满信任的氛围,这样,学生就乐于接受教育,并在教育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让学生意识到你是一个对教学负责的、有着高超的教学水平的老师,才能让学生知道你是一个值得尊重的班主任,从而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增强班主任的魅力,这也使我的班主任工作成绩斐然,从中真正体味到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其实,反之,亦然。

 

   三、班主任的专业魅力

 

高中生都是16----20岁左右的孩子,这是很容易产生崇拜的年龄,这一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易对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师产生敬佩崇拜之情,随手能画出完美圆形的数学老师,随口能背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老师、诗词歌赋能脱口而出的语文老师、寥寥数笔就形神俱备的物理老师——无不让孩子们为之叹服。相反,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问三不知,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生的敬重。所以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对班主任形象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必须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教师要具有深厚专业知识,才能科学地理解分析问题 ,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可以居高临下地给学生以指导。即便如此,我也还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的“一桶水”常满常新,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背景才能带领学生进行深入浅出、触类旁通的学习;教师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带领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建立起专业自信,坚定适应新课改的教育信念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相反,教师专业知识不精、专业技能不强,那他不仅不能胜任方面的教学,而且会在学生中降低威信。和学生交心的时候,曾经听他们这样说:“某老师有着深厚的专业知识, 高超的教学艺术,听他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所以说,倘若老师的学识让学生欲罢不能,听老师的课会如痴如醉,那么自然就会为学生所信服。班主任在教学中只有达到这样的效果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

  

    四、魅力的持久性、实效性

 

要想使班主任的魅力持久、实效,必须掌握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通一行班主任也不例外,如果班主任在教学中,了解并掌握学生心理,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设计课堂教学程序,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那么提高课堂效率,对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成绩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课下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班主任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准谈话的切入点,和学生做有效的沟通,尽量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对班级管理将会不无裨益。班主任除了要在教育观念上保持先进外,还应较好地掌握并运用心理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更为重要的是班主任要加强自我的修养,理智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平衡的心态,不断反思并改进教学及班级管理行为,最终实现由“复合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由“经验型班主任向“创新型班主任转变。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把理论应用到实践,课下多和学生沟通,有一次发现我班两个宿舍的学生产生了矛盾,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及时的加以疏导,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把一次极有可能发生的打架斗殴事件化解了。

班主任自身的教育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的关键所在。在教学管理实践中,我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开阔自己的视野,并把自己学到的教育理论尝试着运用于教学管理实践中,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管理实践,少走很多弯路。我相信只要不断用理论充实自己,不断摸索和总结自己的经验和得失,每一个班主任都能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管理方法。上面即是我的点滴经验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