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玉
我从教8年,学习了8年,在班主任工作中摸爬滚打已有5年,经历过挫折的煎熬,也收获过成功的喜悦。下面我就把我做班主任过程中的困惑、感受、成长向大家汇报如下:
镜头一:刚当班主任,第一个任务就是接待新生报到,我看到一些学生,他们的父亲,甚至是爷爷,背着行李,而学生却两手空空;看到学生很不耐烦的面对父母的关心和叮嘱,甚至对父母进行“训斥”;
镜头二:有的学生班级劳动马马虎虎,能躲就躲;楼道打闹,横冲直撞;宿舍吸烟,班级充电,不计后果;
镜头三:学生中发生的打架事件,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一些小事,相互之间不能理智对待,没能礼让。老师与学生有时也会发生冲突,根源也是一些小事,弄得师生之间产生芥蒂,弄得双方无法收场。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或身上的一些事情,对我触动很大。坚定了我对学生的教育以做人教育为主,要学好习,先做好人的想法。
一、“孝”字为先
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百善孝为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要爱你的妈妈”作为他创办的学校的校训。现在的高中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过分的溺爱,出现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错位。所以接班伊始我首先注重学生孝心的培养。
1.教育原则
我对我的学生说:“你努力了,你的学习成绩还不好,没人会责怪你。不能容忍的是不孝敬你的父母,不尊敬你的师长”。
2.榜样激励
每年我都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体会主人公的大孝与大爱,用这样的感动给学生心灵以强烈的震撼与共鸣,来唤醒他们心中的良知与激情。作为一个平凡的学生,如果他们每个人都能为家庭做些什么,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那也会成为一个感动别人的人。感动从身边开始,如学生看到何玥的事迹,在作文中这样写到:你的生命得以延续,爱心得到了传承,我们的心灵在你的爱中被纯洁,被震撼,爱心何处不在?
3.付诸行动
在家听从父母的正确的引导,不顶嘴,不耍脾气,与父母说话要和声细语,在家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校遵纪守规、学业上进,生活上节俭。在外注重修养,举止文明。从点滴小事做起。
4.以孝育孝
从孝道的角度感召学生,我的班级中有一名来自单身家庭的走读生,身上有很多毛病,多次教育,效果也不明显。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到她在家很孝顺,他母亲生病行动不便,都由他照顾。所以我就以此为突破口,在与他交流时,就与他谈家里的情况并对他的孝心给予肯定和赞赏。渐渐的我感觉,孩子的行为习惯比以前有很大的改观。虽然这是一个发生在我身边小小的事例,但也让我感受到孝的力量,更加坚定要以孝心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
二、责任为重
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有能力有责任心你就是药,有能力没责任心就是毒”。我们学校也把“责任教育”作为德育特色去抓,尤其是作为实验校区的普通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更加迫切,我是这样做的:
1.以身作则
我要求自己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具体到认真负责地处理班级大大小小的事情,主动捡起地上纸屑,整理摆放凌乱的劳动工具,与学生一起参加劳动,认真负责地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活动,自习课到班级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并适当的进行指导,经常找学生谈话。如果有学生在学校有什么事情,我总是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对于后进生,总是寻找机会与他们交流,想办法帮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学生看到我的一举一动后,教室里多了弯下腰捡纸屑的身影,黑板也比以前亮多了,集体劳动也积极了,而且也很认真了,关系班级荣誉的事情,学生也尽心尽责地去做。
2.班干引领
一个班级的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所以班干部的选拔也以责任心为前提。班干部责任心在实践中培养,大小事放手让班干部去解决,但放而不松,关注完成结果,也关注过程。要求学生做的,班干部必须首先做到,循序渐进的提升班干部的责任心。起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效果。
3.重在平时
学生责任心的培养重在平时,责任在学校无处不在,上课、下课、用餐、就寝、值日、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在一言一行中培养自我责任感,在实际锻炼中领悟角色规范,培养行为习惯,不断强化引导学生对责任感的正确认知,使学生逐步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反面教育
经常把发生在身边和与学生有关的热点事件或恶性事件,以文字或视频的形式向学生传递,在同情受害者与痛恨肇事者的氛围中,感受缺失责任给自身,他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创伤,不负责任的危害性,体现责任的重要性。
三、宽容为帆
当班主任之初,经常把学生的小错误放大,急于看到教育效果,批评惩罚经常发生,但效果不明显,师生之间如仇敌,弄得自己心力交瘁,一度对班主任工作产生厌倦。比如学生迟到,是我非常头疼的事情。惩罚也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学生在不被监督时,就会钻空子或者宿舍的值日马马虎虎,甚至不做。有一次,一位学生诚恳的对我说:“老师你生气也没用,不生气还好点,我们也不是故意的”。 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其实学生对老师是宽容的,只要你对他们付出了爱心,那么你曾经对他们的冷言冷语,暴跳如雷,甚至施以拳脚,他们都可以原谅,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对学生宽容一些呢,有谁没犯过错呢?于是我转变了观念,开始平和和耐心,不急不躁告诉自己,学生迟到总是有原因的,不管是什么理由,只要是事实,我都选择相信,没有指责,而是给出合理的建议。也许同一个人会连续迟到,我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处理,如此反复两三次,他也不好意思经常迟到了,班级迟到现象基本杜绝。
有一次我班的某学生手机在宿舍被盗(虽然手机不允许带,但毕竟属个人财产),怀疑我班的另一名同学所为,因为在这期间只有他出入宿舍。我们在私下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引导其归还手机,并卸下思想包袱。另一方面,让知情者不要扩大范围,给自己一次救赎别人的机会,给他人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因为此同学性格内向,平时不愿和其他同学交流,若事态扩大,有可能会影响他一生。在我引导下知情者宽容对待,并且有什么活动也主动让他一起参与,渐渐的这位偷手机的学生,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学习也较以前努力了。高考后他说:“要报考警校”。
社会提倡宽容教育,我想可能有两个目的:一是,能达到好的教育效果,不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宽容能使师生关系融洽,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而在这种宽容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潜移默化中也会深受宽容博大胸怀的影响,以心动心,让大家相互间都能多一些宽容,多一份谅解,共同进步。我体会到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耐心等待,教师以宽容为帆,才能带领班级这艘小船一路扬帆起航。
作为教师的我不断的反思修正,尽量以爱心和耐心教育学生,以身作则的去影响学生。我不奢求自己的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只期望自己的学生能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