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苑】小 屋?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02-28 15:30:21

                                   刘秋红?

小屋曾经是我的家。四角一方,洁净的白壁,一张单床,一张书桌,伴着我走过二十岁里最重要的六个年头——也是我生命中最活跃的,心路历程里最富于变化的六个年头。?

毕业的那一年,我住进小屋,开始努力地装扮着这属于我的世界,用上我喜欢的蓝色:宝石蓝,海蓝,天蓝。床单、窗纸、甚至插蒲棒的纸花瓶,一切尽在清爽的色调中。窗前灯下一挂藕荷色的风铃,摇出阵阵清脆。我喜欢我的小屋。伤怀时,小屋中的默坐,让我寻得一份安然与恬适;期盼时,小屋窗口的遥望让我寻得希望的印迹。面对小屋,面对小屋的每个角落,每个物件,怀想多多。而小屋呢,坦坦荡荡的,它包容着我。?

小屋是家,家是小屋,小屋见情愫。怀旧的,憧憬的,浪漫的……?

刚从学校回来的我,在一个全新的世界的边缘——面临工作,想走近,又不能马上走进,于是和自己相依相偎的便只有小屋,和那些许牵挂的记忆:远在太仆寺旗的同桌怎么样啦?那个爱旅游的上铺老五如今去哪里了?毕竟,对我而言,那时的记忆还是最切近的。?

小屋里常传出口琴声,却只有一个曲调,苏格兰民歌的曲,罗伯特·彭斯的词——《友谊地久天长》。曲子断断续续的,并不流畅,但响起的时候,总有一份彻头彻尾的怀旧相伴而来,萦绕在小屋间,挥之不去。?

后来,小屋变得明快起来了,桌上一角一堆书,窗前一角一摞本,教案啦,课本啦,作业啦,满满的竟也不觉得乱。那段日子里,我的世界明澈而清亮,满是孩子的笑脸,满是刚工作的新奇。小屋也跟着欢愉起来。《阅读》中夹着的《苏武牧羊》的歌词还是那么清晰:“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那是一位叫常娥的小姑娘写的。他们课前总要唱歌的,我第一次听了这歌,觉着好听,便请科代表写下歌词来,谁知这首歌竟成了语文课前的保留曲目。在音乐中我看着孩子们长大,小屋也记下了我最初的感动。?

藕荷色的风铃慢慢的褪了它的颜色,也便走过了秋,走过了冬。不知从何时起,小屋常有人来了,一个小眼睛、小平头,穿着白色T恤的青年。他珍视小屋,小屋也很礼遇他,直到另一年的冬天,伴着雪花,伴着祝福声,我告别了曾经的小屋,走向别一样的新生活。

之后的小屋,爸爸并没有做多大的改变,但已不是从前的样子了。有一点,我深信不疑:在我心中,小屋是永恒的。就如地坛对于史铁生,“荒芜并不衰败”是他成长的见证,从“荒芜”中走出生命的希望。对我而言,小屋就是我的生活,是我生命乐章的一部分,它真实而美丽。?

喔,我的小屋。?

我的小屋是燃香的熏香炉,缭绕中弥漫着悠远,馨香中浸透着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