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视图”教学之我见
杨明志
学校组织了“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展示课活动,我们数学组是由李建武老师做的展示课,授课内容是新课标教材人教A版必修二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节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础课,是本章的重点,对后续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的认识,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运用图形语言的能力。“三视图”也是近年高考中的热点考查的内容。 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应该达到的目标是:1.认识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 认识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比如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等,分析各自的特点。让学生分析三视图的位置:即正视图,侧视图画在正视图的右边,俯视图画在正视图的正下方;让学生总结三视图的特点:“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2.会画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画长方体的三视图,教师应该板书示范,课件不能取代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应该强调三视图的位置,并强调三视图的特点,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画一些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指出作图中存在的问题。3.三视图和直观图之间的转换 学生应该能够根据几何体的直观图画出相应的三视图,同时能够根据三视图想象出几何体的示意图,其实就是直观图,但是直观图在下一课。所以只能让学生想象几何体的示意图,画简单的示意图。通过训练三视图和直观图之间的转换,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探讨同一几何体在不同观察角度得到不同的三视图 把同一几何体放置不同角度,让学生分别画它的三视图,从而学生会明确同一几何体在不同观察角度得到不同的三视图。 下面回顾李老师的教学环节,大致如下:首先说新课引入,以民间皮影为切入点,用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来形容,很精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过渡到新课程: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中心投影以电影、绘画技法为例,说明中心投影的特点:影比实物变大了;平行投影的特点是影与实物一样大。平行投影分为正投影和斜投影,强调三视图是正投影。然后用课件展示几何体的三视图,课件应用得很恰当,给学生形象、直观的印象,加强了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了课堂效率,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接下来的环节是画三视图,学生能够积极动手作图,积极参与思考。分析与思考,找出问题,总结规律。这个环节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很好,教学效果很好。最后的环节是探索同一几何体在不同观察角度得到不同的三视图:让学生观察一个三棱柱,在竖直放置和水平放置的情况下分别画出该三棱柱的三视图。这个环节处理得很好,学生能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总结出规律。对这一点的引申与扩展,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认识。最后是课堂小结与作业。 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逻辑严谨、思维缜密、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很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探讨: 1.首先这节课是这一节内容的第一课时,我觉得有必要概括地介绍空间几何体的表示,即三视图和直观图,这也是我们学习这节课的目的。 2.应该加强训练三视图和示意图(直观图)的转换,可能有些内容不是一节课完成的,但我觉得这一点也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 3.在画三视图之前,教师应该先做示范,在黑板上作出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强调作图应该注意的方面,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和三视图的位置。这样学生在作图的时候也能注意到这些问题。 4.有些学生作图没有用直尺,所以显得不规范,很随意。应该督促学生在课前就做好准备,要求学生规范作图,养成良好的习惯。 对高效课堂的一点思考:何为高效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首先是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需要动手做的时候,学生能够积极动手;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领,能更深入、更全面、更透彻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和基础,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做好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做好学生的引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积极思考问题;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在课堂上,学生会随机生成一些问题和知识,教师应该合理处理;对于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教师要有很好的处理能力。 总之,高效课堂应该是,课堂氛围良好,学生乐学、勤思,师生沟通融洽,学生有提高、有收益的课堂。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能够实现“高效课堂”,是我们作为年轻教师的奋斗目标和事业追求,也是需要广大同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