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鹏
一、 教材解析1.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两篇阅读课都是以纳尔逊·曼德拉为中心展开的,主课文通过介绍一名黑人矿工伊莱雅思的学业、家庭、工作以及因为没有居住证而不得不失业的一段生活经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黑人领袖曼德拉是如何帮助这些受到不公平待遇的黑人的。同时这些人也在曼德拉的带领下为争取平等权利奋斗着,如课文中提到的炸政府大楼等。在第二篇课文中作者又进一步讲述因为他们的抗争而遭到镇压的无数黑人被关进了罗本岛的监狱,入狱后的伊莱雅思和狱友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曼德拉又是如何在这种背景下帮助这些黑人的。这是本节课学生要重点了解的并由此进一步了解、感受和学习曼德拉身上的优秀品质以及给予我们不同人种的精神力量。2.结构分析和教学重点的确立 本文一共两个段落,每一个段落中涵盖了较多的细节信息,段落中没有明显的中心句,因此学生初读时很难对文章构建出整体框架。为了培养学生在没有明显主题句的篇章中整合段意,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故将本节课重点和难点都设置在总结概括段落大意上,旨在为学生今后在解答阅读理解中主旨大意题这一题型做铺垫。
二、 教学实录回放1.任务布置 借用第一篇课文中伊莱雅思为了帮助曼德拉而炸政府大楼的实事提出一个设问:Do you know what happened to Elias after he blew up the government building ?此问题引发学生对本课阅读的兴趣,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布置学生总结课文中两段的大意。2.学生完成情况 学生共用时10分钟完成对课文的详读,但在段意的整合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思维模式各不相同,多数学生不能抓住关键信息,有的学生以偏概全,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答案呈现:Main idea of Para.1 :S1: Elias became a good student.S2: Elias was put in prison and Mandela taught him.S3: Life in prison.S4. Nelson Mandela began a school and taught Elias.S5: Nelson Mandela started a school and taught prison guards.S6: Elias’ studying time in prison. .3.教师疏导过程 在黑板上一一写下学生们自己提炼出来的答案后我并没有直接对学生的答案做评判。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重新思考本篇课文的文体——记叙文和记叙文的几个要素。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并不陌生:who , when., where, and what 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四个要素的顺势呈现让学生对答案有了明确的评判标准。从中心人物的角度看同学二、同学四和同学五的答案很容易就排除掉。同学一的事件表述不准确,只有同学三和同学六的答案基本体现了第一段的大意。因此在学生回答出本文的文本特点时他们也就有了具体的思路,答案也就自然呈现出来。
三、 教学效果和反思1.教学效果 通过这一系列的思考过程,学生们基本掌握了在没有明确中心句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地提炼段落大意,因此第二段的段意整理上学生们没有走任何弯路。2.教学反思 以往的阅读课教师会更注重学生信息的获取而忽略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培养,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词汇量和某些语言信息的输入,但大量的阅读并没有真正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他们在做阅读理解这一题型时仍然只能靠着微薄的单词量支撑着。阅读课的宗旨是在不同语篇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阅读课教学,使阅读课教学更有效地达成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技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