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园快讯    陈凤君:用青春和热情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陈凤君:用青春和热情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创建时间:2024-09-28 14:32
浏览量:0

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352个模范集体、368名模范个人受到表彰。其中,乌兰浩特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陈凤君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表彰。表彰的背后不只是荣誉的闪耀,更有无数的付出与坚持。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陈凤君


参加工作34年来,陈凤君从没离开过热爱的教育事业,没离开过熟悉的语言文字工作,更没离开过民族地区。她始终不忘党的培养,心系广大师生家长,情系语言文字工作,根系民族团结教育,勤奋耕耘在平凡而有意义的岗位上,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个人”等荣誉。


她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也是一名标准的“推普员”


1990年7月,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陈凤君回到了家乡科右前旗大石寨小学工作,担任班主任并任教五年级语文课。那时候,由于语言环境原因,不少学生发音不准。有一次,陈凤君带着几名学生参加知识竞赛,孩子们到了陌生环境,怕说话被人笑话,连嘴都不敢张。从那时起,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教孩子们说好普通话,让孩子们带动家长也讲普通话。


陈凤君坚守热爱的教育事业


她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把学生容易出现的误读音、混读音一一列出来,带领学生反复练习。她还开始学习蒙古语的日常用语,一有时间就入户家访,做家长的工作,让家长们跟着孩子一起讲普通话。在陈凤君的努力下,学生们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在基层任教的22年间,陈凤君教过的学生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如今已经成为直播带货达人的宝泉说:“我从小生活在牧区,三年级才到镇里上学,一开始不敢说话,陈老师就鼓励我,给我‘开小灶’,下了课单独一字一句地教我读课文,没有陈老师就没有我今天的发展,我特别感谢陈老师。”


她是一名语言文字工作者

也是一名优秀的“宣传员”


2002年8月,陈凤君取得内蒙古自治区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她开始了在全社会的推普工作。利用休息日和寒暑假时间奔赴6个旗县市开展教师、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推广培训工作。

陈凤君做最美的普通话传播者

陈凤君深知要想让更多人说好普通话,首先得提高大家对“推普”的认识。她一方面用通俗的语言撰写宣传解读讲稿,另一方面四处搜集整理学好普通话的成功事例和语言不通的反面案例形成教案讲给学员听。她还学习各地的方言,用方言和普通话对比的方式让学员直观感受讲普通话的重要性,只有书同文、语同音,方能心相通、情相融。

10年间,陈凤君共承担普通话培训讲课任务200余期,培训课时8000余节,培训学员2万余人,测试1万余人,并荣获了“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称号。


她是一名教育行政管理干部

也是一名敢为的“实战员”


2020年秋季学期,兴安盟各中小学推行使用三科国家统编教材。当时作为分管业务工作的兴安盟教育局副局长,陈凤君全身心扎入73所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摸清各学校在推行初期出现的家长有疑虑、教师有困惑等亟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立足本职岗位 促进民族团结

陈凤君牵头开展了“万师访万家”行动。每位教师包联几个学生家庭,到学生家里跟家长坐在田间炕头,手拉手讲党的民族政策,讲学习国家统编教材的意义。在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的一周里,她与老师们共同走访了200多名学生家长,家长们从开始的疑虑变为理解再到支持。

对于一线老师有怕教不好的困惑,她也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边推进、边总结,量身制定了“1+3+1+N”工作模式,带领全盟70多名骨干教师用两个月的时间,编写了22本全学段三科统编教材《教学实施建议》,老师们人手一册,并组织教研员深入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帮助老师们磨课,开展同课异构。

2023年,陈凤君分管的兴安盟语言文字与教育督导评估中心被教育部、国家语委授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30多年来,无论是担任语文教师、班主任、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还是副局长……不管在什么身份,她始终履行着一位“推普员”的职责。

如今,走上新岗位、获得新荣誉,又有了新的使命和挑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加强对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校园文化、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全过程各方面,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学生们的心中发芽、生长、开花、结果。”陈凤君说。 

来源:兴安盟教育局